【閒情偶寄系列:以書寫與藝術協作】

--

此篇談談【一種延異的異質性與質疑的同位觀】。

或許就是彼此之間有必要的異同,我指的是在不論我們彼此對於古今(不管是時態或樣態)的辯證,或者是共同對於文字深度(與古器物藝術)的認同。所以,我有機會能與兩位年輕創作者,共同開始了一些不知道會有什麼成果的「合作」與「交流」。

且我大概會讓這合作在我習慣的只有老人跟老師的臉書上繼續蔓生演繹。

❤️感謝段沐的邀請,讓我透過文字能與他與他的作品繼續藝評式的問答往返。

❤️感謝彭思錡的邀請,將於她的個展《年輕的古物 Young Antiquities》會場舉辦座談(10/21 4pm於索卡藝術・台南),並也啟動我們的創作合作討論。

❤️恭喜兩位,最近都獲獎連連。

接下來就正式談【一種延異的異質性與質疑的同位觀】

或許該讓我的身份是透過文字書寫在這兩個合作中而存在的。

文字交流在藝術創作的過程和內容中具有多種可能性。文字不僅是傳遞訊息和敘述的工具,而且它本身也具有審美、象徵和結構的特性,這使它成為藝術創作的豐富材料。

  1. 文字作為藝術過程:

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常常使用筆記、日記或概念草稿等方式,以文字形式捕捉靈感、概念和情感。例如,達文西的筆記、卡夫卡的日記等,這些文字材料常常被認為是其創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文字作為藝術內容:

當代藝術家將文字納入視覺藝術作品中,由文字提供了一種解讀作品的途徑,同時也引導觀眾進入藝術家的思考世界。例如,Jean-Michel Basquiat就在其畫作中加入文字。他的手寫和劃掉的字彙成為獨特的標誌,這些文字往往帶有批判性、表達社會議題或是其內心情感。

3. 文字與後續的藝術詮釋:

一旦藝術作品被創造出來,它會開始其自己的「生命」,吸引評論家、學者和大眾的詮釋和回應。這些詮釋活動通常是以文字形式出現,不論是評論、批評、訪談和學術論文。這些文字對話繼續塑造和擴展藝術作品的意義和影響。

🚩關於延異

而且我也認為,或許這實驗也要提煉文字在藝術創作的過程和內容中具有深厚的意義。透過文字,藝術作品不斷地被解讀、詮釋和擴展,使其具有更大的深度和廣度。而在當代藝術中,這種與文字的對話和交流已成為創作的核心部分。德希達等解構主義者認為意義是流動和不確定的。在這樣的框架下,非藝術文字和藝術文字都可以被視為開放的文本,供讀者/觀眾解釋和重新組合。

Jacques Derrida所提出的「延異」概念,就能對藝術作品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視角。藝術作品,如同言語,都是透過與其他作品的「差異」以及「推遲」而存在。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是一種獨特的語言,透過與其他作品的差異與相互關聯,形成了獨立且多樣化的語境。這種差異和關聯性,使得藝術作品的詮釋和衍生變得無窮無盡,每次的觀賞和解讀都可能帶來不同的感受和發現。也正因為「延異」的存在,當代藝術家也意識到,他們所創作的作品不再只是一種單一的表現,而是進入了一個開放的對話空間。我在這場文字書寫實驗中,將藝術視為表現手段,也是一種對話和交流的介質。透過「延異」的思考方式,不去重新定義藝術的價值和意義,而是論證藝術詮釋與體驗的開放性、多元觀與具有學術性的生活感(至少對我來說)。

這實驗並不是之於藝評形式與功能的考量,更多的是在文本寫作實踐的論證上的特殊意義。針對我於此合作的定位,我是這樣看的:

  1. 身份與延遲:

作為一名文字對話者,我著重於資訊傳遞的非即時性和非精確性,這也正體現了「延遲」與「延異」在此文本書寫中的地位。對於我們而言,資訊交換與對話回應的速度與效率就是在即時時態之外的「延遲」與「延異」,這個時間感是至關重要的。而作為創作藝術家,延遲的體驗則更加深沉,因為藝術涉及感情、創意和表達,其過程中的延遲可能被視為對藝術家的一種挑戰或啟發。

2. 身份與延異:

Derrida的「延異」觀念闡述了言辭的存在基於與其他言辭的差異和推遲。我作為文字對話者,主要依賴於語言的這種差異性來形成和傳達信息。對我來說,不同的語言組合和結構都會帶來不同的意義。而作為藝術家,延異的體驗和理解將更加複雜。藝術家透過其創作挑戰和重新定義既定的意義和結構,這過程不在彼此的認同,也不需互相按讚,而應聚焦在延異中的「差異」與「推遲」在文字書寫交流中的體現。

3. 必要的差異:

基於上述的論述,作為文字對話者和藝術家在對話和身份上的根本差異。我只跟段沐見過一次,思錡更是透過作品認識的,但作為在彼此關係中,年紀較長的文字對話者,我著重於清晰、即時的訊息傳遞,而藝術家的他們則尋求深入的意義、表達和探索。這種差異是必要的,因為它讓我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和欣賞文本書寫藝術。

🚩關於質疑

我們跟兩位年輕創作者的關係,也像是René Magritte的《這不是一支煙斗》的概念。那就是這不僅是一幅畫,更是一個哲學問題,一個質疑真實與表象的問題。文字型「這不是一支煙斗」同時承載了直接的訊息和間接的隱喻。同時,「這不是一支煙斗」字面意義也是:你看到的畫中的煙斗並非真正的煙斗,只是它的象徵。而其更深層的意義則是:所有的藝術作品,包括文字,都只是對真實世界的一種表現、一種詮釋。這將我們的實驗引向一個核心問題:文字與藝術在質和量上是異質還是同質的?Magritte這幅作品中,文字和圖像雖然形式不同,但它們共同參與了一種對真實和表象的探索,彼此補充,達到了一種和諧。這像極我要跟兩位年輕創作者的交流,且非刻意的,且是在我的寫作習慣與生活情境中的。但我們在文字書寫與互動中,共同提煉文字使不僅賦予了圖像更多的深度和層次,也有更清晰的藝術思考。

面對這樣的文字與藝術(含圖像)的共寫,我是這樣看的。

  1. 文字與藝術的異質性與同質性:

當我們談論藝術,尤其是繪畫,通常認為它是視覺的。而文字,特別是書面文字,則常被認為是認知的和語言的。從這個角度看,它們是異質的。但當文字被納入藝術中,不論是具象呈現與概念演繹時,文字與藝術的邊界開始模糊。這種模糊使得文字能夠以同質的方式去參與與相互作用,共同創造一個意義空間。

2. 文字對圖像與現實關係的質疑:

Magritte的畫作正是挑戰了我們對於「看到」的固有認知,文字在實驗性質中也能從質疑去提出否定。這不僅是對成像的質疑,也是從創作的角度看,讓藝術家(兩位年輕人)打破或挑戰現有的規範和框架。於此,我作為文字書寫者,在這互動合作中,將文字引入其視覺藝術創作可以是一個非常有力的工具。它可以提供一種反諷、玩味、甚至是挑釁的方式,使作品的層次更加豐富(這不是我的責任,會是他們的功夫)。

❤️❤️❤️

於是在【一種延異的異質性與質疑的同位觀】的前置思考與研判下,說服了我;亦在兩位年輕藝術家引古物入創作中,吸引了我。遂同意了兩位創作者的邀請,讓我於不同修煉道場中繼續我「粹古鍊今」、「奔忙於文化與科技」、「撕裂在古美術與今技術」的文字書寫。

--

--

施 登騰
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

一位大學副教授教員,同步寫數位展示科技與中國文物鑑定。長期研究與分享「Connoisseur系列」、「博物館科技系列」、「數位轉譯系列」、「數位科技系列」等領域之資訊與知識。所發表之相關專文,目前總數已逾500篇,見:【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https://medium.com/artech-interpr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