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魔法:轉化資料匱乏為深度脈絡】

--

這篇是在9/21當天演講結束後一場展覽的參觀心得,且當時很幸運能有策展團隊的導覽與交流。

我於此篇關注的倒不是也應該介紹的「展間設備永續利用」、「展覽文獻之視覺設計」、「主題敘事動線規劃」等等議題,而是特別關心此展所見,相當有限且似難支撐展覽結構之「超越物件」研究力與資料破譯(學術偵探)的學術/技術議題。

💊 ‼️ 這也是寫給目前正在(秘密)進行之策展的團隊內部參考文件,分享給團隊夥伴們共同參採與運用。

其實有點難下標題,也難以抉擇,索性就全部列出。而且雖然用上「物件之外」與「超越物件」並不恰當,但這就純粹是我的主觀感受,就像附圖所見用AI文字圖片後的角色形象超譯,所以如果有問題與爭議,責任就在我身上:

🚩🚩 🚩 🚩

【策展魔法:轉化資料匱乏為深度脈絡】

【物件之外:策展的脈絡挖掘與新意義的建構】

【超越物件:如何透過研究和論述為展覽注入生命】

在策展與學術間,有或大或小的距離,但透過「研究」就能膠合與橋接。研究展一向是我心儀的展覽形式,那是機構內團隊傾力而為的成果,面對的不僅是展覽物件和內容的呈現,更多的是背後的脈絡和連結。而當展覽物件匱乏或資料不足時,如何進行補充和探索,如偵探般以嚴肅查勘發現新敘事,便成為策展者(研究人員)的主要任務。特別是展覽的物件和資料的有限性,策展者經常需要透過多重的角度和層次來揭示物件背後隱藏的故事和脈絡。不同層次並不僅是連續的或線性的;更像是一個網絡或系統,由核心點(展覽核心主題)向外交織與鏈結其他的焦點與線索,使成一個綜合的整體。

當天所看到展覽的策展核心更在於找到這些連結點,並通過論述和焦點放大的手法,給予它們更深的意義,且去論述一個主題的「發現」。也唯有透過研究人員的實力,才能讓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豐富展覽的內容,更可以突破物件和資料本身的限制,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

進一步來說,我在此展覽學習到的,也希望分享給目前個人參與的團隊夥伴們的,是策展也須強調了研究和論述在展覽設計中的重要性,研究人員更是展覽內容規劃的主角。研究並非僅是一種輔助性內容與技術,更是策展敘事的主要組成部分。特別是當特定主題物件和資料不能完全支撐展覽的主題和內容時,研究和論述便成為了連接過去和現在、物件與物件之外、核心主題與相應主題的重要橋樑。

所以,在週五上午於台北校區審查視傳系畢製專題與下午再奔至新竹校區上室設所課程,中間還穿插一場工研院計畫訪談的疲累後,今天上午方能消化與整理出一些想法與心得。

❤️ 以下是我思考後認為能因應在研究型展覽中視覺與物件材料不足的策展手法,也是在該展參觀與交流後所補充的技術心得:

✅ 1. 脈絡化敘事:透過放大某一物件或事件所在的時間和空間背景,用主題敘事方式使之被展示與被討論在更大文化與歷史脈絡中之意義。

✅ 2. 模擬和再現:當原始物件缺失或不足時,可以使用模型、影像或其他方式進行模擬或再現,使展覽內容更為完整,也提供更為具象的視覺傳達訊息。

✅ 3. 文獻研究和二手資料的引入:透過歷史文件、新聞報導、舊照片等資料的爬梳與補充,間接的擴充該展件的資訊量和深度,亦使之能在更大的敘事脈絡中被提升重要性。

✅ 4. 相近時空脈絡的間接補充:若某特定時期或地點的物件或紀錄不足,可以引入相同時代或相近地域的物品和故事,藉此間接描繪該時空的背景和特色。

✅ 5. 跨學科連接:結合不同學科的知識,如歷史、藝術、社會學等,給予物件更豐富的多元角度的解讀。

✅ 6. 主題性導覽:組織有主題的導覽活動,由策展人或學者帶領,深入探討展覽的特定面向,並留下紀錄作為多媒體展覽內容。

--

--

施 登騰
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

一位大學副教授教員,同步寫數位展示科技與中國文物鑑定。長期研究與分享「Connoisseur系列」、「博物館科技系列」、「數位轉譯系列」、「數位科技系列」等領域之資訊與知識。所發表之相關專文,目前總數已逾500篇,見:【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https://medium.com/artech-interpr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