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譯系列:卷軸畫展示大不同/易】

--

此篇從臺灣歷史博物館《跨•1624:世界島臺灣國際特展》展出的〈長崎唐館交易圖卷〉的展示設計談起。

❤️ 先談「大不同」

品鑑展玩確是古物收藏的至高樂趣,但無論自己把玩,或相偕欣賞,還得要審慎以對,古人提醒「不可毫涉粗浮之氣」,即是此理,要享品鑒展玩之樂,該有其規矩,博物館持拿文物規相較收藏家實務需求象隊又更為嚴謹。而一般收藏與展玩書畫則必須切記戴手套口罩以去汗漬口沫,桌檯牆面則需平整無水點髒物,特別是切忌直接指點觸摸畫面。 立軸展掛時,宜兩人配合,一人將畫叉頂住絛帶,平穩且直立地舉掛壁鈎上,另一人托住兩端軸頭或地桿,順勢舒展,切忌托頂畫背,以免畫紙隨手而折。冊頁展完時,適用以手指插入頁下,向右或向上翻動(依蝴蝶裝或推蓬式之別),切忌掀頁翻閱而造成污損。橫卷則需注意輕扶卷身,切忌用力捏握,雙手邊展邊收。若需全開或局部展閱時,則需在近包首與卷軸處,各墊木製鎮尺,防止捲動。

試想一個問題。像刻正在臺灣歷史博物館《跨•1624:世界島臺灣國際特展》展出的〈長崎唐館交易圖卷〉這樣長寬為776.9×36.4公分的尺幅該如何展示?

近八公尺的全幅原作得以盡覽全觀自然最好,但如圖所見〈長崎唐館交易圖卷〉在臺史博展示時,擇選了前段描繪300年前中國商船卸貨(起貨)的畫面,所以在展覽現場無法親見在新聞報導照片中臺史博文保人員以毛刷在展示前進行文物基礎清潔的那段落的「唐館」內的人物市貨情景。

《跨•1624:世界島臺灣國際特展》展出的〈長崎唐館交易圖卷〉局部
圖片來源:https://www.cdns.com.tw/articles/950621

配合「浮現1624」展區的主題以各式船隻為引,在此特展中與鄰近介紹船隻(如圖)的內容去選擇展示這一段「起貨」情景也符需求。不然,此作在2019年6月於故宮南院《交融之美:神戶市立博物館精品展》是在長櫃中展出的,且配合另一幅展覽中另一幅〈長崎蘭館圖卷〉所繪的主題:荷蘭人屋敷「出島」,而展示了有完整描繪商品交易與「唐屋」內部的大部分圖畫。「起貨」一段所繪的大型的多桅木船(所謂的「唐船」)正是中國與日本之間主要的貿易船隻,因堅固結構和航海技術使能遠航至東南亞甚至更遠的地方,且在圖卷中見到此唐船與日本船筏正在進行查點運送,描繪日本當時商港的貨物接駁實況。引劉序楓(2022)的研究,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清〈長崎貿易圖冊〉即載「起貨」圖文「 船至長崎收口,拋磸,遂有頭目率領通事、財副、人夫上船,照冊查點, 一應貨物登岸堆置庫樓內,如有不在冊內者,即作私貨,不准發賣,封固 收庫,竢回船日一併發還。 」,見圖(或見台北故宮Open Data連結:https://theme.npm.edu.tw/opendata/DigitImageSets.aspx?sNo=04024366)。

且根據數位典藏資料(https://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1/b8/80.html)〈長崎貿易圖冊〉描繪長崎港貿易活動序列性的視覺記實圖像,自商船駛抵長崎外港,工人卸貨登岸(起貨)、供奉媽祖神像(南京寺)、王府揀選貨物(王取貨)、日商合議定價(丟票)、採買日貨登簿(開漆器店)、運貨上船待發(出貨)、至末兩段華商參予當地節慶活動(唱戲看會)。

這就是展覽設計時為主題聚焦所做的決定,很確定做這樣的理解,是因為此展的「港埠社會的多元物質文化」展區所展示的《18世紀晚期臺灣紅藍線番界圖》就是全幅展示的。

❤️ 另談「大不易」

曾於2020年3月分享過【博物館科技/Connoisseur系列:從兩個案例看捲軸畫的數位視野】(https://medium.com/artech-interpreter/博物館科技-connoisseur系列-從兩個案例看捲軸畫的數位視野-8ab0725ebf81)。著文是為推薦與分享Google Arts and Culture平台的【Arts Camera】系列,這系列以「Discover the details you might have missed」為主旨提出不少數位賞析的科技運用。博物館科技所創造的「數位視野」就像是個能呈現肉眼看不見細節的高倍放大鏡與提供肉眼無法處理分割畫面的數位螢幕,且讓人超越生理限制,【Arts Camera】所提供的瀏覽主題/服務像是「Zoom In」、「Zoom into the Brushstrokes」、「Explore by Color」等等,都是國內外博物館(超)高解析度數位典藏檔案的創意用途,個人也獲益不少,特別是過去在印刷出版、網站、親睹時未能看到的細節,因之開啟許多的研究想像與觀察。

但該篇專文的主題聚焦「看/觀捲軸畫」+「數位視野」,也提及卷軸畫展示與賞心的「大不易」。當時會寫,也是因為當時故宮南院正在展出【清明上河圖特展】,而Google Arts and Culture Experiments也正好在2020.2推出【Beyond Scrolls and Screens 超越捲軸與畫屏】數位應用(https://experiments.withgoogle.com/beyondscrolls),兩「展覽」所設計的觀賞方式與內容,確實值得從「數位視野」這觀點去深入,而且必須透過捲軸畫的美學論述與文化視域去檢視相關數位應用。

故宮南院《清明上河圖特展》
圖片來源:https://marshabalaeva.files.wordpress.com/.../12/dragons.jpg

是很特殊的創作與賞析形式,引南華大學陳旻志教授(2003)《明月帖中遙寄相思~由王為政的〖聽畫〗諦觀中國書畫的生命美學》一文中,所提出的看畫、觀畫、聽畫美學觀,他提道:

「如同觀看捲軸時「片段」與「片段」之間的連繫,是虛實間出、 懸疑踵繼的路徑(也一如中國園林和小說章回的變化性空間),必須體認到「散點透視」,以及「移動視點」的策略 」。」(頁108)

「捲軸的逐次舒捲,我們可以目擊山川布列,抑或人物、事物的神情穿梭其間, 以觀看的「時間次第感」,來形成綿遠不盡的「空間感受」 。」(頁 102)

書畫卷軸的特別「空間性」與「時間性」都是觀賞立軸(垂直式)或橫披、手卷(水平式) 等捲軸的重要美學觀,其自身所具備的多層次收納與演繹的機能,對於現代藝術的觀看之道,應有相當的啟發性。若以此去審度故宮南院正在展出《清明上河圖特展》與Google Arts and Culture Experiments也正好在2020.2推出【Beyond Scrolls and Screens 超越捲軸與畫屏】兩展的數位應用是否符合與轉譯了傳統「品鑑捲軸畫」美學,其過程的想像與省思確實以饒富興味,且數位科技的「超越」與「不及」更是同時存在。

同樣是局部的「舒展捲收」,數位形式如Google Arts and Culture Experiments【Beyond Scrolls and Screens 超越卷軸與畫屏】進一步採行由Christine Sugrue, Google Arts & Culture Lab透過Google Cloud Vision API技術,以東京國立博物館、東京富士美術館、立花家史料館所藏的600年前捲軸與屏風古畫進行機器學習,而將畫中的內容進行標籤辨識、是爵相似度等分析,使觀眾可以在六分割畫面中,點選任一幅畫上標記的物件標籤,就可以同步看到6件不同捲軸與畫屏上局部的相同類型內容。例如:點選「人物」、「橋」、「雲」、「樹」 ….後,六分割畫面就會開始移焦到特別局部上,共同呈現所點選的「標籤主題」。

但我必須說,我分享長幅的卷軸與畫屏細節的數位觀看方式,但並非推薦其作為卷軸與畫屏藝術賞析模式,因為其跳脫了「空間性」與「時間性」,且無法在每次的展捲間有不同畫面情節的敘事演繹機能。同樣的。我也認為2020年在故宮南院《清明上河圖特展》同時全幅展出的〈宋張擇端清明易簡〉、〈明仇英清明上河圖〉與〈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等院藏精品,雖可讓觀眾一次盡覽全畫,巨幅大作的藝術展示效果也更能凸顯,但仍須知識輔助深度理解。也就是能觀畫之妙趣,卻難探畫之堂奧。而且Google Arts and Culture Experiments的【Beyond Scrolls and Screens 超越捲軸與畫屏】與故宮南院《清明上河圖特展》都跟傳統的卷軸品鑑方式有別。這些卷軸不是在捲收間(通常右手捲左手放)被局部分段欣賞,前述陳旻志教授【諦觀中國書畫的生命美學】中「捲軸時之片段連繫」、「逐次舒捲的時間次第與空間接續」、「卷收間的情節循環」等等,自然就不會是在這展場中的觀眾們被設定與三幅【清明上河圖】精品的品鑑對話形式。在南院的展場設計上確實也顧及無法細審畫作,而採行在展台前側的壁面上展示放大局部輸出圖,既起對照之效,也有引導之趣。

參考文獻:

劉序楓. (2022). 清康熙年間的日本調查活動── 以兩件清宮舊藏長崎相關圖繪為線索. 故宮學術季刊 39 4 , 123–171.

陳旻志. (2003). 明月帖中遙寄相思~由王為政的〖聽畫〗諦觀中國書畫的生命美學. 文學新鑰創刊號. 頁97~135

--

--

施 登騰
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

一位大學副教授教員,同步寫數位展示科技與中國文物鑑定。長期研究與分享「Connoisseur系列」、「博物館科技系列」、「數位轉譯系列」、「數位科技系列」等領域之資訊與知識。所發表之相關專文,目前總數已逾500篇,見:【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https://medium.com/artech-interpr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