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譯/博物館系列:博物館新媒體數位展件的數位典藏與加值應用 】~故宮+叄式的〖顏色之樹〗展件為例

施 登騰
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
10 min readApr 10, 2022

--

「互動新媒體展件不僅在展示時能實現其所設定的功能,即使是在必要的典藏保存後,仍可在之後移展、再展,甚至解構其內容,重新再組合成其他數位應用程式或展示裝置。因此此篇將以以下三個主題,去提出博物館如何典藏保存以及加值應用所編列預算開發之「互動新媒體展件」。

主題一: 數位互動展件非單品,可解構運用或再組合

舉例來說:史密森尼博物館的「骨骼大廳(The Bone Hall)」於2014年推出的AR App~【Skin & Bones】中3D檔,該檔案在2020年用於Sketchfab開放平台後,可改作為全3D瀏覽,且可作單獨3D AR立件。

這是Smithsonian Museum於2014年推出的AR App~【Skin & Bones】
2014年推出的AR App~【Skin & Bones 】中的3D檔案,近來也開放在Sketchfab上公開瀏覽,甚至也在Sketchfab導入AR功能後,提供另一種獨立展示與教學的功能,使其不僅作實境數位服務的3D影像資源,也是能在線上館外提供相同功能的生物3D模型檔。

我之前在寫3D列印、AR應用的專文時,曾查找過國內外博物館的3D資源。史密森尼博物館的「骨骼大廳(The Bone Hall)」於2014年推出的AR App~【Skin & Bones】 算是舊館藏新科技的好例子。「骨骼大廳」是與史密森尼博物館於1881年開館時即成立的展區,有豐富的收藏與研究資料。而為提供參觀者更多的文物資訊與觀賞趣味,早在2014年就推出【Skin & Bones】AR App,提供深度導覽學習。而在2020年查找博物館3D資源時,也找到【Skin & Bones】內的3D檔案被分享到Sketchfab上開放瀏覽的例子。且就在Sketchfab導入AR功能後,此3D檔案就能提供另一種獨立展示與教學的功能,使其不僅作實境數位服務的3D影像資源,也是能在線上館外提供相同功能的生物3D模型檔。

所以,花了很多錢的展覽,特別是新媒體互動數位展件(組),應該用完即丟嗎?如何典藏保存(或作為展示設備管理保存)呢?如何加值或循環應用呢?

我認為這些是個重要議題

主題二: 數位互動展件不該一次展,可適當的管理與運用:

故宮【新媒體藝術展演知識平台】的全截圖

我在2016年即停擺的台北故宮博物院【新媒體藝術展演知識平台】(https://tech.culture.tw/home/zh-tw/knowledge) 上看到2007~2013(少數到2016)年間「新媒體主題展覽」、「互動裝置」、「數位影音」、「展演」等歷年作品,非常精彩,不虧是世界的故宮,在新媒體數位展演應用上也是領先的。此外,也看到有許多目前仍在台北故宮本館、故宮南院、其他博物館、台灣文化藝術展演中展示的新媒體藝術展演作品,這是本文的主題:保存、管理、與應用。只可惜2016年後,沒有再持續累積分享資料。這狀況真的很常見,像是很少人看過的文化部【文化科技網 Culture X Technology】已經累積了許多的國外數位科技資訊,雖曾在2020年短暫停止更新,但目前已持續經營,並且有相當多的新內容。

【文化科技網 Culture X Technology】累積了許多的國外數位科技資訊。(https://tech.culture.tw/home/zh-tw/knowledge

小唸一下。說真的,如果官方網站或拿官方補助辦理的資訊平台若在內容與數量上比不上我的【數位轉譯職人誌】或者是某神秘美女的【不務正業博物館知識共享吧】等私人知識平台,那真的是不知出了什麼問題?!從教育場域看這件事,真的覺得我們大人是讓興沖沖投入的小朋友/年輕人自生自滅的。

不過那不是此篇的主題,此篇要談的是:新媒體互動數位展件(組)的永續科技與利用~以叁式設計作品【顏色之樹】為例。

2013年展覽時介紹【顏色之樹】的臉書資訊截圖

我隨本文整理了叁式設計/【顏色之樹】在2013年的故宮大展【Qian Long Chao 乾隆潮】正式展出後,還在最近的【2018年台灣燈會科技燈區】展覽、【2018年 故宮fun電趣】展覽、【2020年亞熱帶花園 — 故宮X陶博 聯合彩繪陶瓷特展】展覽等等展覽的照片資訊。

2020年「亞熱帶花園 — 故宮X陶博 聯合彩繪陶瓷特展」展覽中的【顏色之樹】
【2018年台灣燈會科技燈區】展覽中的【顏色之樹】
2018年【故宮fun電趣】展覽中的【顏色之樹】

我是非常推薦這樣的「數位展件加值應用」方式的

因此在今天查到這些資料後,就以此篇為記,會再繼續從故宮、叁式、策展公司等去全盤了解台北故宮團隊如何有效地保存與展示2013年的數位作品。

不過,我還真的看不慣【新媒體藝術展演知識平台】(https://tech.culture.tw/home/zh-tw/knowledge) 的內容,「年久失修」是一個問題,光是「新媒體藝術展演展件」的基本資料就很「制式」,分別列出「故宮版」跟「叁式」給大家比較。

「故宮版」(http://newmedia.npm.gov.tw/artwork/view.aspx...

🚩英文名稱:Trees of Colors

🚩收藏編號:B1N000001N005

🚩作品類型:互動裝置

🚩創作年份:2013

🚩所有者:國立故宮博物院

🚩創作者:國立故宮博物院(中華民國,台灣)、光助大房(中華民國,台灣)

🚩內容摘要:

乾隆收藏的花瓶器物中,我們選取了洋彩錦上添花開光山水紋套瓶作為互動裝置的基底,文物套瓶上的山水畫,亦點破了本區的主題。結合服裝顏色偵測的互動裝置,讓每個參與互動的觀眾身上服裝的色調、搭配方式及花樣,透過數位萃取,在瓶身上形塑出獨特、專屬個人、古典又與現代拼貼的新美學。每個人皆有其慣性且自我的服飾品味,就因人人對美的不同喜好,在此互動過程中,也反映出迥異的美學品味,並且創作出個人化的藝術品。

「参式版」(https://ultracombos.com/Qian-Long-Chao

🚩名稱:TREE OF COLORS 顏色之樹

🚩內容摘要:

Tree of Colors has a Kinect detecting the color of the user(s) in the designated area while the program analyzes the image and removes the background as well as triangulates it. By remapping the triangle pieces onto the vase model, we hope to remake the pattern with a strong personal taste.

《顏色之樹》以 kinect 偵測指定區域內使用者之整體顏色,並將影像分析去背及三角化處理後重新拼貼至花瓶素模上,體現出富有個人特色之花瓶古器。

兩個建議:

1. 建議列出製作公司而非策展團隊,因為越來越需要讓各館了解實際執行這些互動專案的團隊還有哪些!!

2. 建議加入技術內容,而非制式的資料表列。這方面可以要求廠商在驗收時提交。重點在於:互動展件的組合很複雜,軟硬體機構都有,且有數位檔案格式與版本問題。

主題三: 建立數位互動展件的典藏機制:

摘錄自:拙作【博物館科技系列:數位展件的保存與維護】(https://reurl.cc/E2yDna

台灣的博物館、美術館等購藏與使用統稱的數位作品/裝置,或是特定的「時基新媒體藝術Time-Based Media Art」之相關單位,當然也建立的必要的制度、規範、單位、人員、技術去面對仍在進行與已經發生的數位作品的購藏、展示需求。許多數位互動展件也應該具體提出類似的機制去管理運用。

這是大家的共業,也是仍待解決的議題。軟硬體技術快速汰舊換新的現況再加上此類數位作品的技術複雜、設備系統繁多、需安裝啟動等眾多技術門檻,要減少人力、成本、空間、與運作之負擔,始作俑者~作品創作者或策展執行單位,也應該參與解決問題。

建議數位展件要由甲乙方共同確立「應保存的意涵」與「可改變的程度」的維護技術與概念。軟硬體會不斷地更新,革新與淘汰速度也快,所以「應保存」與「可調整」就是不可變與可變的重要調校。

「可變媒體網絡 Variable Media Network 」組織(以下簡稱VMN)。VMN所提出的方法學比較接近是作品的「維護 Conservation」,就像「古根漢美術館的『The Varia Media Initiative』專案」網頁上所介紹的,VMN所提出之具有突破性的方法論是能平衡且兼具媒體藝術裝置或作品之「應保存的意涵」與「可改變的程度」的維護技術與概念,也就是說VMN的技術能整合「材料/媒體分析」與「媒體藝術品定義 definition」。所以當該媒體藝術品的既有媒材與媒體已過時或佚失時,仍能夠以新的媒材與媒體去替代,卻仍保有其「原有定義 」,進而達到新媒體藝術的保存目的與策略。

關於以上的概念,若博物館權責單位有心管理與運用已展出過的數位展件的話,也應該具體參考!!!這部分由邱誌勇老師@Tsì-Ióng Khu主持,由黃文浩老師跟我共同主持的研究案【科技與新媒體應用於藝術藏品】中就透過不小的篇幅提出過具體作法。

小結:

「數位作品/裝置」所使用的設備與軟體繁多,要約化與制定公規「設計與使用守則」並不容易。那天與曾鈺涓 Yu-Chuan Tseng老師聊天時,她用「乾淨」描述一位科技藝術家的coding技術與成品(曾老師現在也看好阿亂)。這也是數位展件在軟體體保存與再展示時,會遇到的問題。有Hardcore熱血工程師能用原生程式碼去搞定這些數位作品/裝置,雖然在展覽時相對穩定,但如果對於程式編碼有點概念的話,就知道任何人要接手別人的程式檔,若無註記,光搞懂其邏輯就是大工程了。

從展覽實務來看,數位裝置/作品常常是一次性展出,那頂多在展覽期間辛苦些,但展後就解脫。但就像那些「新媒體藝術作品」被購藏、被借展、多人創作、藝術家仙逝/離職等狀況待解一樣,數位展覽的展件也是有類似的問題。

所以,由此可知管理與運用確實不易,也因之更為佩服故宮團隊的專業與努力。

--

--

施 登騰
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

一位大學副教授教員,同步寫數位展示科技與中國文物鑑定。長期研究與分享「Connoisseur系列」、「博物館科技系列」、「數位轉譯系列」、「數位科技系列」等領域之資訊與知識。所發表之相關專文,目前總數已逾500篇,見:【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https://medium.com/artech-interpr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