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一場國教美術創作競賽諮詢會前,關於那個「AI」】

施 登騰
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
23 min readMay 8, 2024

--

待會要前往參加會議了,把這個去年於2023.8.1所主持的計畫會議再拿出來讀,並且再編輯分享。

【教育部辦理補助社教機構之數位人文計畫用】

「『AI X 藝術教育』之運用探討-以世界兒童畫為例」諮詢暨工作會議

出席專家學者:

兒童美術教育學會: 鍾璧如副理事長、蔡思嘉理事、吳憶禎學會理事、楊琇君會員

清華大學 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所長 廖冠智教授(已卸任,現任竹師教育學院副院長)

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兼教學與學習中心主任 陳俊文教授

南臺科技大學 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系 楊智傑教授

大同大學 媒體設計系系主任 林家華教授

計畫主持人 施登騰/ 會議記錄版

極度愉快,但也很燒腦的會議主持,真。的。很。精。彩,且後續發展更是令人欣喜。

就在我完成該會議紀錄前,就有超級會彙整教學與討論重點與專業回饋的 廖冠智(剛卸任)所長寫了篇很專業的心得文,以及號稱「人體ChatGPT」的楊智傑教授不僅北上赴會的交通路途上就寫了篇專業短文,更是在現場表演AI筆記功力提供即時會議紀錄。

於是,特別在此將3篇「會議紀錄與心得」彙整成超級長文,作為此會議的精彩記錄,也藉以感謝當天與會專家學者的專業討論與熱情參與。

本次會議主題為「AI x 藝術教育」,特別以世界兒童畫展為例,討論了AI在藝術教育中的可能性和挑戰。與會者中,包括了多位教師、藝術教育者、學生,以及藝術和科技的專家,共同探討如何透過AI和藝術的結合,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學習動機。

國立藝術教育館/ 世界兒童畫展網站: https://ed.arte.gov.tw/ChildArt/index.aspx

一、會議發言記錄(綜整式):

✅ 提出AI互動與生成之使用的多元性,包括聲音、情緒、圖像等形式,圖像在藝術教育賞析經驗與形式上可以是描繪、描述、描寫的多型態。此外藝術教育在導入AI的概念上,也必須注意感覺、感知的差異與差距,藝術賞析不僅是覺察,也是種感官互動,但數位形式並無法滿足此需求。

✅ 放大AI領域相關的體驗覺知與感覺,也要聚焦數位技術具體可以支持藝術教育的重點,才知如何manipulate數位科技。創新(不管是藝術教育或數位科技)都要從根源去導流與追溯,還是要回到視覺圖像、風格、結構、色彩的基礎教學。(「文字為針,想像作線」或可作為AI數位科技導入藝術教育的核心概念)

✅ 藝術教育是具有完整結構與步驟的,所設計的教學目標對象是有差異的。因此,文字、圖像、敘述、感覺、思考、賞析也在低中高年級有不同的比例、設計與規範。藝術教育的設計與實施必須回到學生本身,要有明確的對象與相對應的思考設計。

✅ 此外,藝術教育與賞析也必須是生活的、切身的,數位工具與形式都只是輔助,要如何為藝術教育現場(與場域)提供情境式(situated)和具身性(embodied)的體驗,都是考驗。

✅ 藝術即實驗,也必須區分理想與實驗的差距與差異。兒童的創造力是最強的,提供上手性佳、affordance強的工具,透過可動手的有趣活動,讓孩子們和AI共創作品(AI-enhanced co-creation)。

✅ 藝術感知最重要的且是核心基礎的就是「五感」,藝術教育的知識提供在進行賞析時的資訊基礎與個人定義,創作也是藝術教育的重要學習(成果)。但是在面對AI(數位科技)導入藝術教育,不僅要有可依循的,且符傳統藝術教育核心概念的理論與教學,且也必須是「新的」(因為無例也循),也要在教學設計上注意「階段性」、「成長」、與「迭代」。

✅ 世界兒童畫展資源與幼童藝術教育的重要特徵的是「童心」,沒功利目的的、有強同理心、沒有尺寸與色彩的技能性、訓練型的非精準式運用,恰好數位科技與AI成像就是有大的差異,是有精細的、經過練的、很精準的。

✅ 教材與示範案例必須是多模態的(文字與圖像共構、數位與原作並列),可以多元創意運用的(可以創意組合、隨功能運用)

✅ 與既有教師社群要有更多互動,由館方和團隊共構生態系,讓老師帶領學生不斷活化內容。尤其是在發言時以小學3–4年級學生為例,討論了如何透過藝術教育和藝術欣賞,來讓學生在追求寫實的過程中,與現實生活產生更深的連結。藝術教育的重點不在作品本身,而是在作品和現實生活的連結,並更重視小孩的手繪體驗。

✅ 另外,有反饋,小學高年級的單日工作坊中,以唐詩材料作為AI繪圖素材。觀察到孩子們在語言和圖像的連結上,透過AI繪圖,比傳統教學更有啟發性。

✅ 此外亦討論了如何用AI生成的作品去參加藝術比賽,並對世界兒童畫展典藏作品進行了深度探討。一方面,學生能透過AI的輔助,開拓他們的創作空間,增加創作的多元性;另一方面,學生也能透過AI,進行更深入的藝術賞析,提升他們的藝術欣賞能力。

✅ 會議還討論了AI在藝術創作、藝術賞析、以及實驗創新中的可能性。例如,AI能在藝術賞析中,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分析,使學生能更全面地理解作品。在藝術創作方面,AI能透過大數據分析,提供學生更豐富的創作素材,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在實驗創新方面,AI能開創出新的創作方式,使藝術創作更為多元化。

✅ 強調藝術的實驗性和兒童的創造力,透過提供易於操作、充滿可能性的工具並透過活動共創作品是重要的。藝術反映生活,而生活也因藝術變得更美好。建議活動主題應該與親子生活經驗相連結,例如體驗高鐵或台鐵的速度感。他也強調要提供一些藝術的實用性或實用價值,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動機。

✅ 此外AI生成藝術已經成為一種商業活動,將AI藝術教育融入到多元化的國民教育中。

✅ 從策展教育經驗之分享,提出觀察到沒有美術基礎的高中生有更大的潛力,而高職生的技法可能會成為他們創作的限制。(此計畫於鶯歌工商執行教育設計)

✅ 強調藝術課程應保持童心,讓創作過程能與成長過程並行,這通常會在創作的初期階段發生。

二、討論重點(結構式彙整):

AI在藝術教育中的使用和挑戰

  • 探討AI互動與生成之多元使用,如聲音、情緒、圖像等形式。
  • 注意感覺、感知的差異與差距,理解藝術賞析為一種感官互動,數位形式並無法完全符合此需求。
  • 提出在藝術教育中引入AI的必要性,聚焦數位技術在藝術教育中的具體支持。

基礎教學重點

  • 回到視覺圖像、風格、結構、色彩的基礎教學,以「文字為針,想像作線」作為導入AI數位科技藝術教育的核心概念。
  • 藝術教育需要結構和步驟,教學設計需要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比例、設計與規範。

藝術教育與生活的連結

  • 強調藝術教育必須連結生活,並以情境式(situated)和具身性(embodied)的方式進行。
  • 提出實驗性和兒童的創造力為藝術教育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創新與實驗的過程中注意理想與實際的差距與差異。

AI應用於藝術教育的實例

  • 使用世界兒童畫展資源進行教學,強調「童心」的重要性,並探討了數位科技與AI成像和兒童創作的差異。
  • 探討了如何透過AI生成的作品參加藝術比賽,讓學生透過AI的輔助,開拓創作空間,增加創作的多元性。
  • 進行更深入的藝術賞析,提升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
  • 使用AI進行藝術創作、賞析、實驗創新,例如,AI可以在藝術賞析中,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分析,使學生能更全面地理解作品。

✅ 教育活動設計

  • 提議活動主題應連結親子生活經驗,如體驗高鐵或台鐵的速度感。
  • 強調提供一些藝術的實用性或實用價值,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動機。

✅ 社群互動與生態系結構

  • 建議與既有教師社群有更多互動,由館方和團隊共構生態系,讓老師帶領學生活化內容。

✅ 策展教育經驗分享

  • 觀察到沒有美術基礎的高中生有更大的潛力,而高職生的技法可能會成為他們創作的限制。

✅ 教材與示範案例設計

  • 教材與示範案例必須是多模態的,如文字與圖像共構、數位與原作並列,可以多元創意運用。

三、會議(結論)與建議:

本次會議綜合各位專家、教師、學生以及館方的觀點,能得出的結論是,AI在藝術教育中具有重大的潛力。透過AI的輔助,我們可以開創更多元、更深入的藝術教育方式,讓孩子在創作和欣賞藝術的過程中,獲得更全面、更深入的學習經驗。

建議未來在推進「AI x 藝術教育」的過程中,應該重視以下幾點:

✅ 保持對孩子的創造力的尊重和鼓勵,不應該僅僅把AI視為一種工具,而忽略了藝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 要把藝術教育和現實生活緊密連接,讓孩子在創作和欣賞藝術的過程中,能更好地理解和感知生活。

✅ 要加強與教師社群的互動,共同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方式,使「AI x 藝術教育」的實踐更加深入和廣泛。

以下幾點是關於AI如何應用於兒童藝術教育的實際建議:

✅ AI作為一種輔助藝術教育工具而非目的:

將AI視為一種新型的藝術教學、輔導、創作工具,這與傳統的畫筆、顏料並無本質上的差異。通過AI,兒童可以更自由地表達他們的創意,例如使用文字生成圖像的工具,讓兒童在口述或書寫故事的過程中,能同步看到他們的想法被轉化成具象的視覺畫面。然而,AI應作為一種工具來輔助兒童的藝術創作,讓他們可以更好地表達自己的創新想法,而不是成為創作的目的。這也意味著,需要保護和尊重兒童的創作過程,而不是過度依賴AI生成的藝術作品。

✅ AI作為一種藝術體驗方式:

透過融合AI與數位科技等技術,可以為兒童創造出更沈浸式的藝術體驗。例如,他們可以透過AI生成的繪本角色,來探索故事的不同角度與內容,激發他們的創意與想像力。AI生成的藝術作品應該能夠反映出兒童的創新想法和情感,而不僅僅是AI本身的技術特性。這需要在AI開發過程中考慮到人類的體驗和感知,使AI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反映兒童的意圖和情感

✅ AI作為一種藝術教學助手:

AI能夠透過個體化的學習方案,來支援每位學生的藝術學習進程。例如,AI可以分析學生的學習風格和進步,並提供適合他們的挑戰和建議。

✅ 必須認識到AI的潛在問題:

AI生成的藝術可能會限制孩子的創新與創造力,因為他們可能會依賴AI來生成視覺元素,而非完全依靠自己的創意。此外,AI可能也會造成數位鴻溝,特別是在資源匱乏的地區,孩子們可能無法享有足夠的機會接觸和學習這些新的藝術工具。

提議在實際引入AI於兒童藝術教育時,必須考量以下幾點:

✅ 平衡AI與傳統藝術創作方法:

雖然AI提供了新的藝術創作可能,但也需要確保孩子們能夠學習和實踐傳統的藝術創作方法,以培養他們的創意和想像力。

✅ 融入數位公民素養教育:

當兒童使用AI作為藝術創作工具時,他們也需要了解數位公民素養,包括數位安全、數位隱私、以及如何適當地使用AI工具。

✅ 提供持續的專業發展:

老師需要獲得足夠的支援與訓練,以便在教學中融入AI。這可能包括學習如何使用AI工具,以及了解AI如何影響藝術創作與教學。

✅ 保護兒童的創意和原創性:

雖然AI可以生成具有高度創新性的藝術作品,但必須謹慎使用這種技術,以免破壞兒童的創意和原創性。這也意味著,需要在引導兒童使用AI的同時,也讓他們學習如何保護和表達自己的創意思想。

四、AI與數位科技導入藝術教育的核心概念:

✅ AI在教育中的角色:

AI不僅僅是一種工具,它可以在教學中起到的角色是多方面的。它可以用來提供教材,協助教師進行教學計劃,也可以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在藝術教育中,AI生成的藝術作品和AI驅動的教學工具能夠提供豐富而有趣的學習體驗。

✅ 數位藝術和AI藝術:

數位藝術和AI藝術是這個計畫的核心內容,參與者需要了解這兩種藝術形式的基本概念和創作過程。這包括理解數位藝術工具的使用,學習AI生成藝術的原理,以及理解AI在藝術創作中的可能性和限制。

✅ 教學方案的靈活性和迭代性:

這個計畫強調教學方案的靈活性和迭代性。這意味著教學方案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需求進行調整,並在每個學習階段中都能鞏固和擴展前一個階段的學習內容。參與者需要理解並實踐這種靈活和迭代的教學方式。

✅ 數位科技和傳統藝術的融合:

這個計畫旨在將數位科技和傳統藝術融合在一起,這需要參與者理解如何在尊重並保留傳統藝術價值的同時,充分利用數位科技的優勢。這種融合既可以在藝術創作中體現,也可以在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中體現。
在理解這些核心概念的過程中,參與者也需要保持開放和探索的心態,積極地學習和嘗試新的技術和創作方式。這種積極探索和實踐的態度,將有助於在這個共寫計畫中獲得豐富而有意義的學習體驗。

五、在具體實施的策略上,初步提出以下的共寫計畫:

✅ 低年級 — AI生成與generative searching作為輔助工具

在低年級,老師可使用AI來搜尋和生成適合的藝術教材,以提供學生真實的藝術體驗與認知學習。例如,可以利用AI在網路上搜尋適合的藝術作品圖像或資訊,並且使用AI生成工具,如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來創造一些適合學生認知能力的圖像或模型,作為教材。這種方式能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並提供學生豐富的視覺體驗。

在這個階段,AI和數位科技主要用於教師的準備和教學過程。教師可以使用AI來搜尋最適合學生的藝術教材,並用數位工具來創造吸引學生的視覺教學資源。透過AI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態,教師也能夠更個別化的調整教學策略。

✅ 中年級 — AI生成藝術與數位藝術體驗

中年級開始,孩子會開始追求視覺寫實,並開始建立社交互動。他提議用對話式的方式進行藝術教育和欣賞,重點放在作品與現實生活的連結上,而不僅僅是作品本身。

在中年級,老師可以在教學中逐漸導入數位藝術與AI生成的藝術體驗。例如,教師可以展示AI生成的藝術作品,讓學生觀察並試圖理解AI的創作邏輯。此外,老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簡易的數位藝術工具,如數位繪圖或照片修圖軟體,進行初級的數位創作,讓學生開始體驗與理解數位藝術創作的過程。

在這個階段,除了教師的輔助工具之外,也可以將數位科技融入到學生的創作和賞析過程中。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簡單的數位繪圖工具進行創作,或者透過AI工具來分析和欣賞藝術作品。同時,保留傳統的實體創作與賞析方式,讓學生體驗不同的創作與欣賞方式。

✅ 高年級 — AI風格化、遊戲設計與新興科技藝術創作

到了高年級,學生可以開始嘗試更多元的創作方式。老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AI風格轉換工具,如風格轉化與濾鏡(Style Transfer/Filter),讓學生學習如何在創作中融入不同的藝術風格。同時,也可以導入遊戲設計的元素,如使用簡易遊戲開發工具進行藝術性的遊戲創作,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也能讓學生學習到遊戲設計與新興科技概念。

到了這個階段,AI與數位科技可以被更深入地引入到教學和創作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如何使用更進階的數位工具來創作,或者透過AI來創造新的藝術形式。例如,我們可以引入程式編碼創作、數位雕塑、AI繪畫等新型態的藝術創作方式,擴展學生的創作視野與能力。

這份共寫計畫強調的是AI與數位科技的輔助與支持作用,並以藝術體驗與創作為主軸。透過從初年級的基本感官體驗,到中年級的基礎創作,再到高年級的複雜創作,我們希望學生能夠在各階段都能享受到藝術的樂趣,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此外,這個計畫強調的是開放、多元與模組化的教學方案。每個階段的教學都是彈性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需求進行調整和優化。同時,教學方案也應具有持續性與迭代性,每個階段的學習內容都會在下一個階段中被鞏固與拓展,形成一個完整且結構化的藝術學習進程。這樣的教學方案能夠使教師和學生充分利用AI與數位科技的優點,同時尊重並維護傳統藝術的價值與體驗。

廖冠智(剛卸任)所長會議心得版(7/31)

AI導入兒童藝術教育

0728參加一場由施登騰老師號召的專家諮詢會議,探討AI在兒童藝術教育中的應用和相關效果,教學現場老師與學術工作者輪番提出觀點,針對AI如何從「世界兒童畫展」的純藝術資源,轉化為具有教育意義的素材,並進而評估編撰結合AI 與藝術教育的宣導手冊。

這主題牽涉許多環節,會議中可以看到施登騰老師強大的主持功力,每一位專家老師分享後的觀點,都能先發散再收斂至主題中;也能看見Chia-Hua Lin林家華老師,貼近使用者經驗結合策展研究,以學生對藝術治療的研究興趣,來銜接AI能協助之處;楊智傑楊智傑老師以強大的在地實務觀察與批判性的思考研究,以自己身為爸爸的真實連結帶出藝術即實驗的體感經驗,還有楊老師強大的人體chatGPT,馬上做出彙整會議資料,真的不誇張;陳俊文陳俊文老師則破題地提醒童心童稚的兒童藝術教育本質,AI最重要的是非功利性地帶給孩子沒有想像框架的限制。還有其他如兒童藝術學會的資深老師們,提出第一手的觀察,當然包含著挑戰與挫敗,並提出需要協助的地方。

參與整場會議,很享受這種看似凝聚出貌似沒有交集,卻極有潛在共識與看法的會議,特別是從自身觀點來融入他人經驗,試著找出共同性,若觀點相同的能產生共鳴,不同的卻不急著否認,而是截長補短後,試著慢慢地接納或者不反對。

我因為必須趕車,所以會議還在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我便離席,對大家實在不好意思。雖然會議中我也多次發言,提出幾個也許是謬論但或許稍能參考的意見。昨晚回來後,一直在思考AI導入兒童藝術教育的切入點,如何扣緊世界兒童畫展的純藝術資源?以及如何轉化為具有教育意義的素材?

AI到目前為止,掀了不少波瀾也帶來不少爭議,以AI切入藝術,不外乎擴展藝術的生成方法與工具,特別是文字、語音和藝術手繪方面的突破。當然,AI在藝術展覽互動性和擴增實境中的潛力,帶來許多無窮想像。為此,我分別從AI對繪本敘事和圖像生成的影響,以及藝術感知深度和互動方面,提出AI在藝術教育中存在的創見與爭議,如創意和原創性的影響,以及數位轉譯手法所帶來的挑戰。

藝術的生成/創造方法工具

雖然兒童藝術教育未必只有圖像創作這一環,但藝術圖像的創作,卻是最能表達出兒童觸及藝術的一種常見形式。文字生成圖像與手繪藝術兩者間,帶來不一樣的體會。兒童在看故事書時,偶爾喃喃自語與故事中角色對話,口語表達對故事角色外在形式的感受,以AI語音辨識能力,口語轉換文字,並即時生成兒童字語呢喃後的生成圖像,會不會帶給兒童更為寬闊的想像空間,並連結自己聯想後的圖像反饋。又或如生成圖像的特性,更為創新的圖像互動工具如DragGAN,繪本書若為數位化,兒童直覺觸摸故事中的角色,AI同步生成出所觸控移動過程的圖像差異,除更能沈浸在故事情境中,或許能觀察出兒童對故事角色的原始期待。或如Stable Doodle 讓孩童繪製草稿線條,搭配描述文字,AI依此生成出以線稿為框架的圖案內容。由此可知,AI的生成方法工具為兒童提供了探索和創造藝術的機會,並能以獨特且創新的方式生成藝術圖像,激發兒童的想像力,但未必是創意(因為擔心AI介入過多)。

體驗藝術的多模態方式

AI在藝術展覽中的應用能夠提供豐富的互動體驗,讓兒童更加投入和參與其中。擴增實境的疊加是最明顯的例子,數位元素與真實環境疊加,而數位元素可以即時與兒童感官產生對應的文字語彙並生成出圖像,創造出更加真實和沈浸的藝術體驗,進一步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除了文字,以語音生成、圖像生成、或任何能存在於數位世界的訊息都能作為生成的vector,都將是多模式讓兒童體驗藝術“生成的形式“,“存在的型態“,若僅聚焦在繪本藝術上,AI讓繪本體現互動的內容更為多元,然而令人擔憂與爭議之處,在於許多AI生成出來的圖像,即便prompt下的多麼具體,也常常發現自己想像的感覺,與AI生成出來的不同,委託給AI代工的,沒有生出接近自己要的,卻接受了已經AI生成的圖像,於是乎自己被妥協了。

因此,“AI圖像生成“=“人類聯想的結果“之間的體現互動之間,能否畫上等號令人質疑,仔細思考AI對呈現出繪本敘事文字、人類轉譯情境後的圖像、以及兒童聯想結果之間的差異,這部分在兒童藝術教育中更應該進行,如兒童如何將文字轉譯為圖像,能等同AI文字生成圖像嗎?如何從圖像中的元素差異,來辨別出引發想像的差異?

也就是說,繪本敘事文字與圖像的轉譯更值得重視,AI的文字生成圖像能力使得兒童可以更加直觀地理解文字和圖像之間的關聯,促進了他們的語言和藝術表達能力”嗎?

於是乎,單純從繪本出發,過去的繪本呈現的書本結構,是書攤開後右邊是故事描述文字,左邊是人類依據文字所手繪出的情境圖像(或者相反),倘若一本AI故事繪本,除了前面所述的原有結構外,AI改寫故事描述文字後,再生成對應的情境圖像,一旦兒童同時看見手繪圖像與生成圖像後,適當地引導兒童觀察兩種圖像元素或形式的差異,能否讓兒童更容易體會+體驗,藝術背後的本質差異呢?這部分有帶教學現場的藝術教師嘗試,或許早有答案,或許是一片新藍海。

AI影響藝術感知的深度

我認為,AI的風格形式數位轉譯手法使得兒童可以更加深入地(至少更方便)感受和理解不同藝術風格和形式,擴展了他們的藝術感知能力,雖然這句話直白地說的不是太負責任,卻是能從TikTok上常常風行的濾鏡特效,看出一些端倪。OpenAI的首席科學家Ilya Sutskever曾推說現有的大型神經網絡可能已是稍有意識(Slightly Conscious),倘若是值得相信的話,藝術風格與形式的數位轉譯,是與人類真正的意識,雖不相及卻能接近。在TikTok濾鏡裡,常見將自提供影像特效化為特定風格的圖像,AI前AI後的圖像比對,是否有機會讓兒童對比兩者前後的差異,特別是在數位轉譯的過程中。

另外,AI被賦予人格的主體與協作,能夠與兒童進行自適應互動(adaptive interaction),提供更加個性化和適合的藝術教育體驗。譬如芭比玩具公仔被賦予擬人的性格後,情感的孤離或寄託,是否更適合特定狀況的學童,或能塑造/激發出潛在的創作情境,以適合其他更多元的學童性格呢?

對藝術感知的深度,不僅現在圖像上的敏感度,幾天前我看到文訊40活動的『以文字為針,用想像作線』的主題,我進一步認為藝術感知深度形成前,文字的語意感受與藝術形態的生成關係,更要有具體的連結。在教學現場中,圖像的創作教學確實可以引發學童更多的創意想像,文字語意的敏感性,AI讓這方面變得更容易進行,一些些文字語意上的差別,是否等同些微差異的圖像生成,能協助聚焦在文字語意上的感受呢?

總結前面所說,AI藝術教育為兒童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藝術體驗和創作方式(至少是生成的方式),對藝術教育帶來了正面效果,當然也不否認帶來爭議與挑戰。回到會議最原始想問大家的問題,AI如何實質協助轉化世界兒童畫展資源為可用的教育教材?我想,讓孩子更願意(包含動機與賦予樂趣)接觸世界兒童畫展的藝術資源,更寬廣孩子的聯想方式,讓孩子更快樂與願意分享,這樣的AI才是具有Arousal-driven Interactions,是吧?

楊智傑教授(人體ChatGPT)即時會議紀錄版(7/28會議現場)

「AI x 藝術教育」:以世界兒童畫展為例 楊智傑老師的建言、討論雜記

一、建言:

身為三歲女鵝的中年爸爸,遊戲科系的老師,我的觀察是「藝術即實驗」,兒童的創造力是最強的,提供上手性佳、affordance強的工具,透過活動共創作品。施老師介紹的「達文西便利貼」就很有這種味道,或像廖所長提的芭比語音例子,也是屬於這樣的範疇,就不用限制於繪本或圖像式的藝術而已。

藝術反映生命,生命因藝術而美好。藝術對於孩子的意義,常需重要照顧者的中介,因此命題應挑選親子共同有感的,與生活經驗連結的,例如:搭乘高鐵、台鐵的速度感。命題與基本的藝術或設計原則出發。

提供某些最小程度的藝術的「實用性」或「實用價值」,藝術人文思維和經驗在台灣人生活中極為薄弱,要講述一些「接觸這些東西,對小孩未來『有用』,較能引起其動機。例如,原始的STEM教育,為何轉變為STEAM裡的藝術「A」?

AI衍生藝術已是商業進行式,如桃園秀泰旁的X-Park水族館的收費展覽,推廣活動或導覽的延伸,可以再多著力,在未來越來越多元的國民教育中,扮演推動兒童藝術教育。

跟既有教師社群有更多的互動,由館方和團隊共構生態系,讓老師帶領學生不斷活化內容。

鍾壁如老師:國小美術老師,設定在哪個階段的兒童,小學中年級之後開始想建立社交互動,視覺上會開始追求寫實,在小學教育3–4年級扮演的角色。鍾老師提的哈利波特影視化的例子。藝術教育、藝術欣賞,用問答的方式來進行(對話式),重點不在作品本身,更著重在作品和現實生活的連結。更重視小孩的手繪體驗。楊老師的反饋:我自己在小學高年級的單日工作坊裡,曾用陳郁如老師的「詩魂」的唐詩材料,作為AI繪圖的材料,孩子們在語言和圖像雙方的連結明顯較傳統教學更有啟發性,重點是好玩。

林家華老師:分享自己做比較多策展教育,基礎設計、企劃教學的後設思考,觀察到學生的成長過程,沒有美術基礎的高中生有更大的潛力,高職生反而被技法侷限了。學生針對高功能自閉症學生的研究,捏陶、手繪的體驗會更有感覺,相反的用數位工具,反而會有很大的挫折感。

陳俊文老師:有「童心」的美術課,負荷成長的過程來進行創作裡,大致上會發生在非常初期。豐子愷的定義是「非功利」地去創作、沒有被框架限制住。請AI幫忙看電影,只有讀AI解讀的結果就失去樂趣了。

二、簡報閱讀紀錄

用AI生成的作品去參加藝術比賽。

世界兒童畫展典藏作品

生命力推動生命,讓熱情點燃熱情

AI 2D轉3D

Midjourney、ChatGPT,「唬爛生成器」

創作輔助、藝術賞析、實驗創新

AI生成藝術

面向AI議題的藝術教育手冊

AI在藝術賞析中的角色

AI於創作輔助的實踐與實例

實驗與創新

三、其他紀錄與收集資料

兩萬筆資料、高職生(鶯歌工商)、中華大學,科大視角導向高職、清華大學學生的技術協力,成果展。

「達文西便利貼」,Google藝術網站

「信惠的瘋狂教室」,小孩的邏輯、程式教育

鍾老師:國小美術老師,設定在哪個階段的兒童,小學中年級之後開始想建立社交互動,視覺上會開始追求寫實,在小學教育3–4年級扮演的角色。鍾老師提的哈利波特影視化的例子。藝術教育、藝術欣賞,用問答的方式來進行(對話式),重點不在作品本身,更著重在作品和現實生活的連結。更重視小孩的手繪體驗。

編撰推廣手冊

國民教育中的藝術教育

小孩的好奇心、實踐的實例

館方吸引觀眾的kpi或新聞話題性。

討論內容:兒童畫藝術賞析與教學、AI和數位科技影響之創作輔助、藝術賞析、實驗創新

推動數位人文與藝術教育

劉清彥,「非刻意性」的藝術啟蒙,讓藝術自然而然的融入在生活中(參考網址)

《小歌手與玫瑰花》和《我是黑天鵝》兩個故事中想要表達的:「這兩個男孩,一個從音樂得到力量和勇氣,背著吉他去尋找自己的歌唱夢想;另一個將滿腔熱情投注舞蹈,期望在舞台上化身夢寐以求的黑天鵝,沒想到卻都遇到了阻礙。小歌手在舞台眩目耀眼的燈光和台下如雷的喝采中迷失了自己,如傀儡般任憑擺佈,失去了對歌唱的初衷,儘管歌聲依舊悠揚悅耳,卻沒了靈魂和情感。跳舞男孩則被困在眾人的異樣眼光和刻板印象裡有志難伸,儘管他付出全然的努力,卻仍無法如願…我說了這兩個小男孩追尋藝術和夢想的小故事,希望能幫助小朋友思考藝術的意義與價值,也能帶給他們一點點生存的力量。」

--

--

施 登騰
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

一位大學副教授教員,同步寫數位展示科技與中國文物鑑定。長期研究與分享「Connoisseur系列」、「博物館科技系列」、「數位轉譯系列」、「數位科技系列」等領域之資訊與知識。所發表之相關專文,目前總數已逾500篇,見:【數位轉譯職人誌三刀流】:https://medium.com/artech-interpreter